橫江古鎮 至今仍有尚存。這里曾經寺廟、樓閣林立,“九宮十八廟”千奇百怪,甚有 “明七星”(每條街口上有一座城樓)、“暗七星”(地下排水設施)之說,是宗教文化和古建筑的典型杰作;
橫江古戰場 橫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,曾經歷了十多次駐軍、十次以上大規模的戰爭,其中,四次戰爭就死亡官兵將士近8萬人。明王朝在此血腥鎮壓普法惡領導的都掌人起義,少數民族死亡近1萬人以上;張獻忠剿四川時,張獻忠部大將馮雙禮攻克石城山,殺死明朝官兵2萬余人,尸橫扁野,血流有聲;太平軍石達開部與清軍在石城山前橫江大會戰二月余,死亡軍隊4萬多人,當年大會戰的遺址,現在依稀可見; “大刀會”在石城山戰爭中死亡人數也不少;軍閥楊森宜賓城戰敗后,退守橫江,在石城山周圍橫征暴斂;判匪頭目陳云鵬、鄭經緯、蔣樹清等憑借石城山之險作賊巢,抗拒解放軍,奴役殘殺群眾。橫江確實是古代戰爭的戰場遺址;古寨門、巖山平蠻碑、古棧道、白果坪軍事城堡等戰爭文化遺址至今猶存。
南方絲綢之路古道 橫江是較北絲綢之路更為古老的南方絲綢之路必經古道。秦時“五尺道”、漢時“南夷道”、隋時“萬歲南征之道”,經此而通滇、黔,貫通川、滇、緬、印度的“南方絲綢之路”,是“搬不完的昭通,填不滿的敘州府”的必經之路。唐宋時期,這里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進行“茶馬互市”的重要集市,古街古道、九宮十八廟、商貿、小吃古色古香;隋唐的“石門道”由此而去南詔;民國,抗日戰爭時期,這條古道成了西南的交通大動脈。
僰人文化的遺址——石城山民族巖墓群 石城山南麓川滇古道旁的崖壁上僰人巖墓群長100米,高50米,工程浩大,頗為壯觀。巖壁浮雕圖案古樸,風采別致,畫像人物,男多椎髻,女丫髻,男短服,女長裙,皆跣足,或武士弄刀,或僰女擊鼓跳舞,還有鹿、虎等圖案,宛如一幅巨大的壁畫。尤令人驚訝的是,還刻出了類似恐龍的動物圖,更是謎中之謎。僰人巖葬文化豐富多彩,堪稱石城山古文化之一絕,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發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