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子是揚州傳統點心之一(資料圖片)
昨天,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小吃專委會在揚成立,同時舉行江蘇特色小吃發展峰會。江蘇省13市小吃專家齊聚揚城,揚州旅游商貿學校被授予省協會小吃專委會培訓基地。據介紹,揚州各類小吃超500種,不少已經消失于市場。未來如何發掘揚州傳統小吃,并走出揚州、走向國際,成為峰會熱議話題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玉新出席會議。
1
小吃的歷史
宋代已有揚州點心師傅記載
“小吃是除正餐以外的時間,供人們品味或休閑的食品。在中國的小吃系列中,面點所占的比重較大,如油條、燒餅、包子、餃子、餛飩、面條、元宵、糕、米粉等,當然也有用豆、乳、禽、肉、蔬等原料制成的食品。”揚州大學餐飲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馬健鷹介紹說,“小吃”一詞在我國出現得比較晚,大約是在清代乾隆年間,但小吃的品種出現得比較早。漢代市面上就出現了許多休閑食品,在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里記載了切肝、煎魚、雞寒等小吃,“雞寒指的是冷切雞”。
據宋代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記載,以前用豆腐皮包餡心,是揚州師傅用發酵面替代了豆腐皮。這足見揚州點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地位。
“中國點心分為三大流派,魯式以粗獷為主,廣式結合了西餐點心里的一些做法,淮揚點心則覆蓋了發酵、水調、油酥、米粉等四大面團。”淮揚菜理論專家王鎮介紹說,過去南京的點心大師尹長貴其實是揚州人,南京等周邊城市的小吃大多是淮揚點心的支系,聯系緊密。
2
小吃的品種
揚州小吃超500種,分類明確
“淮揚點心分面粉和米粉類。以油酥類為例,有蔥油餅、油酥餅、酥餅等,這三種餅說起來差不多,但是做法上有油煎的也有烘烤的,還有干炕的。”中國烹飪大師、淮揚面點烹飪大師陳恩德介紹說,揚州小吃四季分明,春季有薺菜春卷、雙邊油餃、蔥香火腿糍粑、油糍子、油端子等,夏季有涼粉、開花饅頭、銀絲卷子、吊爐餅、雙麻小燒餅、酒釀餅等,秋季有爛面燒餅、炒白果、菊花糖藕、回鹵干粉絲湯、麻鴨菜肉鍋貼,冬季有野鴨菜肉鍋貼、子孫餅、湯圓等。另外,還有像糖芋粥、草爐燒餅、湯面、蓋澆面、炒面、京果粉、蛤蟆酥、麻花等。
據介紹,揚州各類小吃超500種,不少已經消失于市場。“現在全省都出現了傳統小吃技術流失的現象。小吃專委會的成立,一方面是挽救這些技藝,另一方面也是復蘇小吃市場。”
3
小吃的現狀
單一作坊成功多,綜合開店難
“我經常到揚州吃小吃,尤其是冶春的蟹黃煨面,我們店里用的干絲也是全部從揚州進的貨。”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小吃專委會副主席、南京食朝匯餐飲管理公司餐飲總監陳劍敏告訴記者,他對于揚州的小吃印象深刻,尤其鐘愛做法傳統的品種。“像蟹黃煨面的蟹黃,一定要手剝蟹黃、用豬油炒過才能起香,煨面的味道才會到位。”
揚州市烹飪協會秘書長邱楊毅表示,揚州小吃品牌有共和春、必香居、蔣家橋等,冶春、富春等老字號的包子點心也是小吃之一。
“此前,廣陵路有個鹽城人開過一個揚州小吃店的集合體,不到一年就關門了;四望亭路也開過揚州大排檔,也沒有做得下去。目前看來,揚州的本土小吃,如小家平麻花、劍南牛肉湯、甘泉路炸臭干等單一作坊開得比較成功,但是綜合開店時就常因為綜合費用增加而夭折。”邱楊毅認為,揚州在小吃上并不缺乏品牌,缺的是思路。
4
小吃的未來
以地方文化為
包裝,并增加新意
“小吃專委會的成立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餐飲企業轉型業態的一種體現,大家的發展方向都傾向于中式快餐。”邱楊毅認為,小吃專委會成立后,挖掘民間小吃是一方面,未來揚州小吃如何推向市場是一個問題。
對此,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于學榮表示,現在南京的南京大排檔和食朝匯等品牌,都是以小吃為特色推向市場的,反饋不錯。
陳劍敏介紹說,南京食朝匯餐飲管理公司在南京德基廣場的門店,2015年營業額為3300萬元,供應有南京特色的鴨血粉絲、糖芋苗、松子烤鴨湯包等小吃。
他認為,揚州小吃制作精致、口味原汁原味,很多小吃綜合店開不下去的原因首先是缺乏文化包裝。小吃是地方文化的一種沉淀,需要在保留傳統流程的基礎上,真材實料,增加新意。比如,餐具配套、服務員對于小吃的介紹、帶來新奇的消費體驗等,都是讓普通小吃登上大雅之堂的方式之一。“比如,我們用明朝的風格包裝門店;湯包取名雞鳴酒家湯包,這是南京60后、70后記憶中的美味。”此外,定價不能太高。
對此,冶春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也表示,過去,餐飲行業著重菜肴的創新,但是小吃體現的是鄉情、甚至媽媽的味道。“對于揚州小吃的挖掘和包裝,將是未來冶春的發展方向之一。”
■記者 屠明娟
四川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(2016-04-13)
四川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(2016-04-13)
傳承非遺助推脫貧 四川啟動殘疾人蜀繡藝術人才培養(2016-04-13)
山西代縣民間傳統手藝年創產值5億多元(2016-03-30)
2016年三大必游黃金線路(2016-03-25)
武漢6位老人結伴自駕游美國 不會英文靠導航領路(2016-03-25)
江蘇常州文物修復師上央視走紅 曾是博物館保安(2016-03-24)
發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