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路撒冷的信仰
從死海到耶路撒冷,有丘陵小山不停地從高速公路旁劃過,那感覺象是一部電影。
以色列東西向不寬,最窄的地方1個小時就可以駕車穿越。我們的車也只花1個小時多點,便來到耶路撒冷。
從海拔下400多米,到海拔700多,竟似穿越了兩個季節。剛才還是短打扮,到達耶路撒冷的橄欖山時,卻恨不得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。瑟瑟冷風中,夕陽把最美的時刻留給了我們。耶路撒冷老城就在眼前,金頂寺是那么地耀眼,耳邊縈繞著頌經的聲音。
這就是耶路撒冷,一個讓肅然起敬的城市,一個倍受矚目的地方,一個圣地,猶太教、基督教、和伊斯蘭教的朝拜圣地。太多太多的故事發生在這片只有1平方公里的土地,我的足跡就要留在真真切切的耶路撒冷。我有一點暈,眼前就是一條時空隧道,我就要穿越。
橄欖山上下來,已是華燈初上。猶大出賣耶穌的地方,現在已是一個小教堂,也是亮彤彤的,稍上邊的是紀念圣母瑪麗亞的俄羅斯式教堂。
耶路撒冷Jerusalem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兩個詞根組成,意為“和平之城”。自公元前10世紀,猶太大衛王在耶路撒冷建都,所羅門圣殿建成,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的信仰中心,猶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城市。但幾千年下來,特別是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前,耶路撒冷的和平難以實現。
公元前586年,巴比倫滅了猶太國,所羅門圣殿被毀,猶太人第一次大流亡。
公元前515年,圣殿重建。第二圣殿在希律王時擴建。
70年,羅馬帝國占領耶路撒冷,摧毀第二圣殿;135年,猶太人起義失敗,第二次大流亡。
622年,耶路撒冷開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伊斯蘭教時代。
1917-1948年,英國托管耶路撒冷。
猶太教500年,基督教400年,伊斯蘭教1000年。
哭墻:猶太人的精神家園
第二圣殿被毀時,有天使在一段西墻上哭泣,后來只有這段不到50米長,18米的殘垣斷壁存留下來,又叫西墻為哭墻。伊斯蘭教后來在圣殿山上的圣殿原址修建了金頂清真寺,以至于猶太教的圣殿無法再重建,因為重建意味著拆除現有的伊斯蘭教寺院。
相傳圣殿山是穆罕默德登天與亞伯拉罕對話的地方,在伊斯蘭教朝麥加方向禮拜前,都是朝著耶路撒冷的方向朝拜的。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里,有老城的微縮復原模型,最大的建筑就是第二圣殿。
現在的猶太教做禮拜時,無論身處世界何處,都要朝著耶路撒冷的方向。如果條件允許,猶太會堂也是朝向耶路撒冷所建。哭墻現在就是一個露天的猶太會堂,按猶太教的傳統,分隔成男女兩部分。
所有男性,要到哭墻下,都要帶“卡巴”圓形小帽。非猶太教徒最好也隨俗。有人在這里寫下自己的心愿,有人在哭墻下哭泣,有人在頌讀經文,不時點頭,那是他在心中默讀神的名字。
也有不同膚色的猶太人在哭墻下祈禱,據說是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后裔。而遠在我國的開封,也有一支猶太部落,據講已有幾十名開封猶太人重新移民回以色列,他們到耶路撒冷一下車,便來到哭墻禮拜,久久不愿離開。有人將寫好愿望的紙條,塞到哭墻的墻縫中,但傳說這并不是猶太教的傳統,而是游客們的一個發明。 一只鴿子剛好飛向哭墻,那里有野草,有生命。
猶太人有一個心靈的家園,在哭墻下,他們可以離上帝很近,可以和上帝對話。猶太人經過兩個世紀的顛沛流離,二戰中被屠殺六百萬人,換來今天的以色列,他們終于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國家。我不懂希伯萊語,更無法理解猶太教徒的精神世界。
我在那里有一種感動,莫名的。為猶太人的堅韌?為自己無法讀懂生與死?為自己的心無歸處?那天,我始終沒有勇氣將鏡頭對準哭墻下猶太人禱告的臉,不想過多地打擾那份讓我動容的虔誠,只是任兩行淚水,在西下的暖陽中,靜靜地流淌。
老城外,就是橄欖山。猶太人都愿意死后葬在橄欖山上,這里的墓地大概有15萬之多。橄欖山被約旦占領時,大量的墓地被破壞,許多墓碑被用來修路和建軍用廁所,要知道,有些墓和墓碑都有上千年之久。
“世上有十分憂傷,九分在耶路撒冷”。猶太教相信救世主還沒有出現,當彌賽亞來臨的時候,葬在橄欖山上的這些人就會復活。昨晚看上去一片慘白的墓地,現在倒是金黃一片。
<style type="text/css">.pb{} .pb textarea{font-size:14px; margin:10px; font-family:"宋體"; background:#FFFFEE; color:#000066} .pb_t{line-height:30px; font-size:14px; color:#000; text-align:center;} /* 分頁 */ .pagebox{overflow:hidden; zoom:1; font-size:12px; font-family:"宋體",sans-serif;} .pagebox span{float:left; margin-right:2px; overflow:hidden; text-align:center; background:#fff;} .pagebox span a{display:block; overflow:hidden; zoom:1; _float:left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pre_nolink{border:1px #ddd solid; width:53px; height:21px; line-height:21px; text-align:center; color:#999; cursor:default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pre{color:#3568b9; height:23px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pre a,.pagebox span.pagebox_pre a:visited,.pagebox span.pagebox_next a,.pagebox span.pagebox_next a:visited{border:1px #9aafe5 solid; color:#3568b9; text-decoration:none; text-align:center; width:53px; cursor:pointer; height:21px; line-height:21px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pre a:hover,.pagebox span.pagebox_pre a:active,.pagebox span.pagebox_next a:hover,.pagebox span.pagebox_next a:active{color:#363636; border:1px #2e6ab1 solid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_nonce{padding:0 8px; height:23px; line-height:23px; color:#fff; cursor:default; background:#296cb3; font-weight:bold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{color:#3568b9; height:23px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 a,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 a:visited{border:1px #9aafe5 solid; color:#3568b9; text-decoration:none; padding:0 8px; cursor:pointer; height:21px; line-height:21px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 a:hover,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 a:active{border:1px #2e6ab1 solid;color:#363636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num_ellipsis{color:#393733; width:22px; background:none; line-height:23px;} .pagebox span.pagebox_next_nolink{border:1px #ddd solid; width:53px; height:21px; line-height:21px; text-align:center; color:#999; cursor:default;}</style><p>沿著耶穌受難的苦路行走在耶路撒冷老城,就在搭上一列時光列車,一站一站,一個世紀一個世紀,一個千年一個千年,走走停停。城墻,殘壁,石頭,甚至是腳邊碰到的一顆石籽,都有一段故事,都有一段回憶。
如果說哭墻是猶太人心靈的家園,那么耶穌的苦路則是基督徒們的朝圣救贖之路。
耶穌生于伯利恒,傳教在加利利湖。公元30年逾越節前,耶穌帶著門徒前往耶路撒冷,因言論思想被猶太教祭司們所憎恨。耶穌晚上就住在橄欖山上,在最后的晚餐后,被猶大出賣給祭司們,而被抓,史上最受爭議的電影《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》就是從這里講起的。梅爾。吉布森用極其寫實的風格,再現了耶穌自被捕到被釘上十字架,生前最后12小時的那一段往事。由于電影過于血腥,被定為限制級。
耶穌死后3天復活,回到加利利湖區,與眾門徒相見,并于40天后升天。
圣經《新約》中記載,耶穌復活后,讓門徒堅定信心傳講他曾經傳授的信息。追隨耶穌的人發現,耶和華要通過耶穌的獻身來拯
救信從耶穌的所有“國家、種族、語言”的人,讓信徒們得到永生,于是宣告耶穌就是真正的彌賽亞,是基督,所以稱他為耶穌基督。
苦路Via Dolorosa用十四處來講述這段故事。進入耶路撒冷才城不遠,離苦路開始不遠,有一處街邊公園,14幅畫清楚地描述了耶穌受難的歷程。現在的這里,有位老年修女手工做畫,精細異常,頗具收藏價值。
巴哈伊教圣地——海法
從特拉維夫到加利利湖,中間要路過海法。
海法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,典型的地中海城市味道。畢竟是一個新興的港口城市,大部分建筑都比較新。海法的樓房,依山勢而建,家家都是海景房。開車回家倒也無所謂,如果騎自行車可有點慘,所以在海法的街道上鮮見單車。
耶路撒冷是猶太教、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地,其實海法也是一個宗教圣地。巴哈伊教的圣地,巴哈伊花園就在海法。巴哈伊教在中國也被稱為大同教。19世紀50年代,巴哈伊教起源于伊斯蘭教,創始人為伊朗人。自開始,巴哈伊教便不被當時的伊斯蘭教所接受。經過若干年的風風雨雨,最終海法成了巴哈伊教的圣地。
巴哈伊花園依卡梅爾山而建,共有18層,其中只有最上和下兩層對非巴哈伊教徒開放。信徒自下向上,拾階攀登,也是一個朝圣的過程。到的那天不巧,巴孛寢陵正在外部修飾,包個嚴嚴實實,看不到金頂。巴哈伊花園免費對游人開放。眺望著地中海和整個海法城市,寧靜中少了幾分宗教的神秘和凝重色彩。最高層上,有的地方也不對普通游客開放,不知里面有著怎樣的秘密。最下一層開放的區域,也只是視線所及的范圍。巴哈伊花園下面便是German Colony,順山勢向下,可以走到海邊。
走到這里才想來今天是星期六,是猶太教的安息日。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的一整天,就是猶太教要求人們好好休息的時間。這一天,人們盡量休息,不開車、不做飯(前一天就做好了安息日的飯)、少走路,商店餐館歇業、航班停飛、公交車停運。連電梯也盡量少動手按,據人講,有的正統猶太教徒,甚至會花錢雇人來按電梯。所以,大多樓房里會有安息日電梯,每層都停,免了動手。
海法做為一個新興的城市,正統猶太教徒不是很多,所以還可以看到餐館營業,畢竟有的現代化的城市,猶太人也開始有的不信教,或者簡化了許多宗教傳統,比如特拉維夫和海法。這就是安息日的海法的一個普通社區,靜逸、從容、閑適,和新聞中的那個戰火紛飛、到處充滿炸彈危險的以色列,實在是聯系不起來。從特拉維夫到海法,和其它發達國家的城市并無什么不同,而耶路撒冷老城則要宗教氣氛濃些。而無論是在特拉維夫,還是在耶路撒冷,只要在人行道上過馬路,一定是車讓人。至于更多以色列的秘密,需要親身來領略。<!-- 正文開始 -->
巴厘島-懸崖邊的秘密與奢華(2012-09-08)
秋意漸濃遍看秋日紅葉(2012-09-08)
香港購物 過關的方法(2012-07-11)
納米比亞-非洲新興旅游圣地(2012-07-11)
法國-普羅旺斯薰衣草(2012-07-08)
西藏旅游攻略(2012-07-08)
發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